当前位置:j9集团|j9国际站官网 > 家庭教育 > 别出心裁的名人家教
别出心裁的名人家教-j9九游会网址
【来源:易教网 更新时间:2008-07-30】 古往今来,人们为渴望子女成才,其教育方法不胜枚举,各具特色。其中,不少名人教育子女成才的方法却别出心裁,耐人寻味。
“令”教
三国时代的政治家曹操十分重才,对儿子要求也很严,还特地颁布了一个《诸儿令》,意思是:“儿子们在年幼的时候,我虽都喜爱,但长大了能成材的,才一定用他。我这不是说二话,我不但对臣属没有偏心,就是对自己的儿子也不想有任何偏袒。”
“名”教
1945年,林伯渠的小儿子6岁,要上学了。林老对儿子说:“上学,该有个地道的名字,我看你就叫‘用三’吧!”儿子百思不得其解,林老语重心长地解释道:“‘用三’者,三用也,即用脑想问题,用手造机器,用足踏实地!”
“联”教
郭沫若是对联创作和巧用的好手。1940年秋,郭老与夫人于立群、侄儿郭倍濂、侄媳魏蓉芳在书房闲谈。谈话中郭沫若挥笔写了一联,内嵌“蓉芳”二字,以教诲后辈:“莫学芙蓉空有面;应效芬芳发自心。”此联深蕴哲理,不仅告诫年轻人不要华而不实,应该艰苦奋斗,而且阐明了事物的表与里的辨证关系,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。
“铭”教
我国宋代大文豪苏东坡的长子苏迈赴任县太尉时,苏老送他一只砚台,上面有苏老亲手刻的砚铭:“以此治财常思予,以此书狱常思生。”苏迈表示一定不负父示,做一名勤政廉洁的好官。
“碑”教
北宋名臣包拯,素有“包青天”的美誉。他家中堂屋东壁竖立一块石碑,碑文刻的是包拯的遗嘱家训:“后世子孙仕官有犯赃者,不得放归本家,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。不从吾者,非吾子孙。”这也是有名的“家训碑”。
“诗”教
林则徐是我国清代禁烟运动的民族英雄,他有一女,才貌双全,嫁给了当时颇有才气的沈葆桢。沈年轻气盛,到处夸口,目空一切。一天晚上,天空虽是一钩弯月,却也月光如水,照亮大地。恰逢沈葆桢饮酒,诗兴来了,就写了两句咏月的诗:“一钩以足明天下,何必清辉满十分。”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,弯弯的一钩残月已照亮了大地,何必要那银盘一样的满月呢?自满之情溢于言表。林则徐看到后,担心沈葆桢从此不思进取,故步自封,落得个江郎才尽的下场。于是,沉思良久,拿过笔把“何必”的“必”字改为“况”字,使诗句成了:“一钩以足明天下,何况清辉满十分。”沈葆桢看后,十分羞愧,因为虽然是一字之差,但意思却大相径庭,由自满的口吻变成了壮志凌云的生动写照。从此以后,沈葆桢变得谦虚好学了。
清代著名书画家郑板桥,晚年得子,不胜欣喜。但他对儿子不溺爱。他在弥留之际,叫儿子亲手做几个馒头给他吃。当儿子做好馒头端到他床前时,郑板桥已经咽气了,儿子悲痛欲绝,突然看到茶几上有一张父亲的字条,上面写到:“流自己的汗,吃自己的饭,自己的事业自己干,靠天靠地靠祖宗,不算是好汉。”这是郑板桥给儿子上的最后一课。
教育家陶行知很重视对孩子进行理想教育,常劝孩子要勤奋学习,莫误好时光,为此写了一首诗:“人生天地间,各自有禀赋,蹉跎悔歧路,为一大事来,做一大事去,多少白发翁,寄语少年人,莫将少年误。”孩子们看了很感动,决心以此诗激励自己上进。
德国诗人歌德非常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,他常能从蛛丝马迹中觉察出“异味”,并用诗歌来启迪孩子。一次,他发现孩子一本纪念册上写有这样一段小诗:“人生在这里有两分半钟的时间/一分钟微笑/一分钟叹息/半分钟爱/因为在爱的这分钟里他死去了。”歌德提笔“续”完了诗的下半“阙”,他写道:“一个钟头有六十分钟/一天超过了一千/孩子,要知道这个道理/人能够有多少贡献!”孩子看后十分惭愧,幡然醒悟,决心珍惜时间,学习倍加勤奋。
“物”教
唐太宗临终前,为了教育他的子孙不要奢侈,要节俭,特地命令将他平日使用的牛角梳、草根刷等极简陋的用品,放在他的陵墓寝宫里,要子孙们记住永存俭德。